為加強人社系統行風建設,提升服務水平,更好保障流動就業人員養老保險權益及基金安全,日前,人社部辦公廳印發《關于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有關問題的補充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就進一步做好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工作有關問題作出安排部署。
《通知》提出對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若干問題的通知》(人社部規〔2016〕5號,簡稱部規5號)實施之前發生的超過3年(含3年)的一次性繳納養老保險費,轉出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簡稱轉出地)應當向轉入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簡稱轉入地)提供書面承諾書。對在部規5號實施之后發生的超過3年(含3年)的,由轉出地按照規定向轉入地提供相關法律文書。因地方自行出臺政策或無法提供有關材料造成無法轉移的繳費年限和資金,轉出地應書面告知參保人員,并配合妥善解決后續問題。對其余符合規定的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和資金,做到應轉盡轉。
《通知》明確 因用人單位經批準暫緩繳納社會保險費,導致出現一次性繳納養老保險費的,跨省轉移接續養老保險關系時,由轉出地提供相關材料,轉入地核實確認后應予辦理。退役士兵根據規定補繳養老保險費的,在跨省轉移接續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時,由轉出地負責提供材料。
《通知》要求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依法依規受理參保人員投訴、舉報,依法查處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養老保險費并責令補繳導致一次性繳納養老保險費超過3年(含3年)的,在參保人員跨省轉移接續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時,由轉出地負責提供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責令補繳時出具的相關文書,轉入地核實確認后應予辦理。
《通知》指出要統一使用全國社會保險關系轉移系統辦理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業務,減少無謂證明材料。要提高線上經辦業務能力,充分利用互聯網、12333電話、手機APP等為參保人員提供快速便捷服務,努力實現“最多跑一次”。相關數據和材料要努力實現互聯互通,對可實現信息共享的,不得要求參保單位或參保人員重復提供?缡∞D移接續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時一次性繳納養老保險費需向轉入地提供的書面承諾書、相關法律文書等,不得要求參保人員個人提供。
《通知》強調要加強監管,嚴肅查處欺詐騙保、失職瀆職等行為。
對地方違規出臺一次性繳納養老保險費政策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嚴肅處理。
對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工作人員違規操作、提供不實書面承諾書、參與偽造相關法律文書等材料的,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依法依規給予處分。
發現參保單位或參保人員通過偽造相關文書材料等方式辦理養老保險參保繳費、轉移接續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的,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責令清退相應時間段養老保險關系,構成騙取養老保險待遇的,按照社會保險法等有關規定處理。